随着石油化学工业的快速发展,化学纤维作为原料的比例逐渐增大,目前已成为纺织品加工的主要生产原料。同时,纺织品加工过程中使用大量的精细化学品又进一步影响了环境和纺织品本身的安全,由此所带来的各种问题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
目前国内外对于纺织生态学的研究和绿色纺织品的开发越来越重视,人们认识到发展纺织工业必须解决污染和纺织品对人体的安全问题。生态纺织品是国际纺织品贸易的基本要 求,很多国家制定了严格的要求,例如欧盟正在制定IPP,它将适合于所有制造品。目前,国内越来越多的企业获得德国生态纺织品标准100等的认证,突破了绿色非关税壁垒。
为解决纺织品生产过程所造成的环境问题和纺织品本身的安全问题,对于传统天然动植物纤维的研究重新得到足够的重视,新型更具生物相容性、环保型纺织原料不断涌现,例如彩色棉花、甲壳素纤维、聚乳酸纤维等,生物技术成果在纺织原料方面已经获得很多突破。
纺织精细化学品主要为纺织品加工过程中的染料和染整助剂。所有纤维,无论是天然纤维还是化学纤维要成为最终的纺织品,还需要各种精细化学品的预处理和染色、整理等处理过程。
过去20年国内外对于纺织品加工是否符合生态标志标准越来越重视。符合生态标志的染料的基本要求是禁止使用致癌、诱变和有毒的染料。生态加工标准对使用使水环境和人体健康有害的物质有严格的限制。生物精细化学品特别符合以上标准,因此,近期得到了快速发展。
纺织加工用生物化学助剂在纺织品前、后加工过程中,微生物及其酶制剂产品的使用越来越广泛,许多纺织专用的微生物及其酶制剂不断开发。由于纺织品的特殊性,这些微生物及其酶制剂中往往复配其他各种纺织助剂,因此将这些混合物称为“纺织生物化学助剂”更为合适。目前使用最广的纺织生物化学助剂为棉织品加工过程中的淀粉酶淀粉脱浆剂和纤维素酶水洗抛光、牛仔布仿旧助剂,主要目的是实现“绿色加工”。
织物功能整理用生物精细化学品与纺织织物功能整理有关的生物精细化学品主要的功能是使织物具有医疗、保健和抵御外侵的功能。织物经适当整理可以起到止血、抗菌、防臭等作用。由于内衣的特殊地位,特别适用于整理可以使皮肤吸收的药品。
天然染料与助剂随着部分化学合成染料的被禁用,人们对天然染料的应用越来越感兴趣。除了某些矿物中提取的天然色素外,大多数天然染料都是从动、植物中提取的,目前各种用微生物生产的染料也在开发之中。天然染料的最大特点就是生物和环境相容比较好,可以生物降解,对人体无致敏、诱变等作用,而且生产这些染料的原料可以再生。
然而由于缺乏足够的研究,天然染料的化学结构往往不十分清楚。天然染料染色时,大多数需要媒染剂,而这些媒染剂往往是重金属,对人体和环境有害,需要进一步研究。因为许多天然染料来源于植物的叶、花、果实和根茎,生产成本比较高,因而植物细胞培养甚至用微生物细胞培养提取天然染料的方法有了较大的发展。
由于酶对底物的高度专一性以及反应条件缓和、对环境友好等特性,纺织专用酶制剂的研究近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因为纺织酶加工主要是织物固体表面部分加工,改进织物的各种特性,许多研究着重于酶的固态发酵和纤维部分生物降解酶。例如,纺织用纤维素酶的固态和液态发酵酶活力差距较大。而且由于人们通常认为纤维素酶是一种复合酶,所以何种发酵方法、何种酶活力的测定方法更适合于纺织应用,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东华大学将秸秆无纺加工应用于人工草皮和沙漠治理,取得了初步的成效。考虑到秸秆中的有机物含量太高,易于被土壤中的微生物快速分解而争土壤肥力,不利于人工草皮生产,可以用微生物处理并副产纤维素酶。根据适合于纺织应用的纤维素部分降解理论,选育纤维素部分降解菌,从目前的实验结果来看,副产的固态发酵纤维素酶的活力已经接近市售诺维信酶制剂的液体酶制剂的酶活水平。其未加助剂的牛仔布处理效果超过市售诺维信固体酶制剂,与液体酶制剂相近,取得了较理想的结果。